分享我在網路上利用網路行銷方法不推銷不拉人不用看人臉色過生活就能夠賺到錢:
工商時報【主筆室】
台灣將於明年元月中旬舉辦總統和立法委員的選舉,屈指算來距離選期已經剩下不到百日,從而各種選舉焦慮症和時間壓迫感現象也就逐一浮現。有關對於選舉焦慮的最典型反應,莫過於國民黨陣營,眼見經黨內正式提名的總統候選人洪秀柱,不只聲勢一直起不來,還可能連累黨籍立法委員候選人的選情。因而讓傳聞已久的換柱之說正式浮上檯面,極有可能在黨的臨時全會中,上演這場前所未見的「換柱大戲」。
另一方面,隨著選舉期日的逼近,對時間壓迫感的最典型反應,也就在立法院這個舞台上紛紛呈現。分析這種源自於時間壓迫感的眾生相,不只存在於朝野立委身上,甚至也包括行政部門,乃至於社會上的不同環節。
首先是立法院為了方便立法委員有時間做選前的最後衝刺,早在新會期報到之際的委員談話會中,朝野立委就高度共識的同意,本會期只開會到12月中旬,就要提前宣告休會。
這項決定,一方面反應立委諸公對即將到來選舉高度的時間壓迫感。而縮短會期的決議,卻又加劇了對議事時間被擠壓的壓迫感。從而衍生出來的眾生相,包括行政部門擔心年度預算案等具時效性的法案,能否如期順利通過。當然也包括不同政黨對某些具爭議性的法案,到底應否在會期內完成立法的不同政治算計,以及個別委員搶著在選前提案做業績換選票的自利考量。
以前者而言,最顯著的事例莫過於由行政部門提案送審的產創條例修正草案。修法的重點本意在透過給予員工獎酬股票及技術入股緩課稅的優惠,提供公司投入研發可以抵減稅負,乃至於建構經濟救生圈等權宜措施,讓企業可以留才及面對不景氣願意繼續拚經濟。然而此一具時效性的法案,7日在立院朝野協商時,卻因藍綠黨團的不同政治算計而告觸礁。
進一步分析產創條例修正案之所以協商破裂,並非立委諸公對當前低迷的經濟情勢和企業競爭力的欲振乏力漠不關心。真正的癥結其實在於,在野黨團不樂見法案在選前通過,形同為執政黨加分的政治算計。我們認為,如果這種政治算計的迷思不能破解,刻意滯後法案的審議,則影響的不只是焦慮的行政部門,以及殷盼及時雨的企業,甚至也不只是經濟情勢的持續低迷。真正令人憂心的是,一旦這種基於政治算計的模式成為「新常態」,往後政黨之間冤冤相報,肆無忌憚的大玩零和對抗,最後的結局將出現大家都是輸家的悲慘後果。
次就搶著在選前提案做業績換選票的行徑來看,代表性的最新事例即是同樣在7日發生的,國民黨黨團大會通過黨籍立委提案,建請勞動部在今年底前,將基本工資提高到2萬5千元,並研議本勞與外勞脫鉤方案。
檢視這項提案的兩個重點,其實本身都是具有爭議性的。關於在年底前提高基本工資,明顯是希望藉此向勞工邀功以期有助選情。但以台灣當前低迷的經濟情勢,連以維護勞工權益為己任的勞動部,都不敢輕言倡議調高基本工資。顯示相關議題,不能單純只從對勞方有利的一方面來考量。如果因而使企業的競爭力、獲利能力受損,最後只能選擇歇業或出走,則其實大家都是輸家。
另就本勞與外勞脫鉤之議來看,同樣的勞動部長陳雄文也持保留意見。包括有違反台灣已簽署的人權兩公約之虞,也包括可能對台灣加入TPP產生不良影響。除此之外,外勞薪資標準一旦和本勞脫鉤,意謂著產業界可以更大比例的引進外勞,反而壓縮本勞的工作機會。是則所謂調高本勞基本工資,最後可能只是看得到卻吃不到的虛幻果實罷了!
綜觀這些因選舉所衍生的焦慮壓迫症候群,在台灣其實已經存在一段時間,但隨著朝野政黨競爭的激化,種種選舉症候群的負面效應似有暈染蔓延的跡象。我們深知,要化解這種糾結並非易事,但如果只能坐視,也許只有留待後人來評價台灣式的選舉,其成本代價到底有多高了!
-
F4E7C61D06A49DB2
留言列表